海派文化的起点
一八八四年五月,上海《申报》的订户发现,送来的报纸间还夹着一本薄薄的画册,八页,封面为彩色纸,上写《点石斋画报》,内容有图有文,以图为主,用连史纸石印。从此以后,每十天都能收到一本这种随报附送的画报。这事一直延续了十四年,一八九八年《点石斋画报》停刊,共积画四千余稿,与十九世纪的中国一起,进入历史。
《点石斋画报》是中国第一部时事风俗画报。英国人在鸦片战争后不久,就开始在上海办报,先英文后中文,影响数《申报》最大,《点石斋画报》是《申报》功能的图像化延伸。此时中国正处于洋务运动之中,社会转型快速,新陈代谢剧烈,时事新闻丛集,阅读报纸、关心时政,成了正在造就过程中的近代市民的重要特征。但是,人们对时事新闻的关注,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先睹为快”的自然要求,而传统的文字记述,显然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睹”。在照相制版技术上还没有被报纸运用之前,由石印画报来填补视觉缺漏,可谓适得其时,又勉为其难。
历史上很多临时性、过渡性因素并没有因为完成了使命就全然废驰。一百多年过去,尽管当代传媒对于人们“先睹为快”要求的满足早已突飞猛进到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地步,《点石斋画报》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首先,在内容上,它真实地记录了一次重大历史转型在一般中国人心目中留下的各种图像。主干性图像是鸦片战争后、戊戌变法前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中,中西方在政治、军事、文化、民俗上的冲撞、对峙和交融;派生性图像是中国方面的民间疾苦、风土人情、官场腐败,西方方面的社会要闻、科技成果和生活习俗。在这些图像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副交糅着民族道义、革新个体户和陈旧意识的兴奋而又慌张的眼睛。其实,这正是上海的眼睛。
其次,在形式上,它继承了中国历代人物线描画传统,擅长以繁复工整的构图来描摹市井风俗,而在建筑物和交通器具上又吸取了西方的焦点透视技法。这种画风自然受到当时传统美术界的多方非议,却因极大地拓宽了中国绘画的写实功能而契入了社会人心,也为中西美术的互渗做出了尝试。这种尝试,正是海派文化的起点。
《点石斋画报》的主笔是画家吴友如,江苏吴县人,自幼受江苏民间画风熏陶,笔端娴熟而风趣,除受聘点石斋外,还曾应召北上为宫廷作画。除了他,《点石斋画报》的作者还有张志瀛、田子琳、金蟾香、何明甫、符艮心、周慕桥、金耐青、戴子谦、马子明、顾月洲、贾醒卿、吴子美、李焕尧、沈梅波、王剑、管劬安、金庸伯等。一支不小的画家队伍,做成了一个不算大也不算小的事业,我们应该记住他们的辛劳,须知我们的祖辈,大多沉迷过他们的笔墨。
大可堂版《点石斋画报》重印了该画报所有的作品计十五卷四千余幅,并增加了若干附图,对于当时的图中配文,译成了现代白话文,还对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作了注释,成了一个适合在二十一世纪阅读和收藏的精美版本。大可堂嘱我为此书写一个前言,我云游在外,无资料可依,凭印象介绍如上,仅供读者参考。我希望此书的出版能使更多的人在研究上海近代文化的起源和中国近代文明的嬗变时,增加一份感情材料。
文:余秋雨
|